第六十三章:虚实诡辩-《九龙玉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正是,适才我见婆婆演练的这套剑法十分精妙,加之婆婆歌声凄美,与我心息相合,故而能一见贯通!”

    “周懿!我原本还很喜欢你,你可别让婆婆不开心!”

    “岂敢!我这几下子在婆婆面前乃是班门弄斧,婆婆肯救我兄弟,对我又如此厚爱,周懿怎有欺瞒之心?只是婆婆所问,周懿不容不答,若有冒犯,还请恕罪!”

    “好伶俐的口齿!那我问你,黄奎说三天前的夜里,你在客栈中解救袁复的时候,所使用的就是轩辕剑法!”月姑冷冷一笑,“小子,那时候你还没有见到婆婆,当时你的剑法又是跟谁学的?”

    周懿摇头笑了笑,“婆婆请听我一言,那日风雪交加,店中又灯火昏暗,十几个人混在一起,连敌友都难分辨,又谈何能看清谁使了设么剑法?周懿并非冒犯黄老先生,只是在那种情况下,确实很难看清我用了什么剑法?”

    黄奎一听,快步走了过来,“周公子,恕我直言,黄某虽然年迈,可眼睛并不花,当时你冲入人群斩落他们的兵器,所使用的那几招,我是常见月姑练过的。”

    周懿哈哈大笑,心里却在嘀咕着想对策,等他停下来时,心中已有应答的说法。

    “黄老先生一生跟随婆婆,对她的敬畏之心也远在常人之上,要说当今世上谁最能替轩辕剑说话,那唯有婆婆一人,我猜当日黄老先生见我夺了众人之剑,自然而然得就把这种错觉嫁接到轩辕剑势不可挡的威力之上。正所谓’敬之甚,天下不过如此尔’!”

    黄奎看了看月姑,哑口无言,月姑也皱着眉,他明知周懿是在辩解,却不知该如何反驳。

    周懿又说:“十年前,我尚在白鹤山时就听说过太师父与婆婆的渊源,太师父的剑法和婆婆尤为相似,我看在眼中,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定式,在着急时就使了出来,所以让黄老先生误以为是轩辕剑法,也未可知!”

    “那你是说,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了?”

    周懿又一低头,向月姑谢罪,“周懿纵是再自负,也不敢当此谬赞!只不过……”说着,他故作为难,犹豫了片刻,咬了咬牙,慷慨地叹了一声,“在婆婆面前,我就不再隐瞒了,若非吃了那颗金丹,就算婆婆收我为徒,天天言传身教,我也绝不可能领略到轩辕剑的妙处!”

    “金丹!”月姑脸色登时绷紧了起来,“你是说,当年玄天神医炼成的那三枚金丹?”

    “正是,”周懿点头答道,“不过,摩?死后,这金丹就成了害人的祸根!”

    月姑听了,低头沉思起来,也因此想起一些故人,心中忍不住有些落寞。

    “婆婆?您是想起了一些故人,是吗?”

    月姑一震,抬头看着这个少年,心里对他的感觉突然变得飘忽不定,说是喜欢,那是因为他是白鹤山的人,说不喜欢,却是因他言语犀利,善于洞察人心,叫人心里不安。仅凭自己一胡话,和她脸上的神色,他竟能猜到自己在想什么,这让月姑有些不悦。

    “你这样子和周世涯一点也不像,倒是和周天墉有几分相似,咄咄逼人!”

    周懿这才领略到世翁给他说过的话,凡事要克制,循序渐进,不可过多的暴露自己的才华和目的!

    “请婆婆恕罪,英雄人物的事迹总能勾起人们不断求索的好奇心,周懿对前人敬畏,并无他意!”

    月姑摇头哀叹,听他这么一说,对这个少年已经完全放开了芥蒂。

    “我出身官宦世家,父亲只有我一个女儿,他把我当成男子来养,却又不希望我被官场上的不正之风所沾染。所以,他特意把我送到江湖中去历练,让我拜轩辕剑姬恩为师,我也成了这天下唯一一个轩辕剑的外姓弟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