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:玉萧出山-《九龙玉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爷爷,白鹤山怎么样了?”她心系玉芙母子的安危,神色有些不安,“父亲怎么又去了京城?”

    广陵长叹一声,望向窗外,远处的乌云压得很低,山风吹入窗帘,撩起他鬓间散落的一缕白发。无论是高居庙堂,还是隐退江湖,这时局下混乱的山风从未停过,原本向往着的安稳的生活,也一再被打乱。如今周世涯、周天墉为了保全无相山和江湖的安宁而远走天涯,然而,风波并没有因此而终止,敌暗我明,来势愈加凶猛,看来,该来的终是无法阻挡。

    山雨欲来风满楼,转眼间,一股山风夹杂着泥土的腥味儿席卷而来,这高高在上的湘风馆,也随即笼罩在缥缈不定的风雨之中。

    广陵冥思苦想,这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尚不可得知,慌乱之中,白鹤山又卷入另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,真叫人应接不暇。

    不过问题的根源在于九龙玉箫,皇帝要杀周玳,而且理由充分,如果这一回不能以进献九龙玉箫来作为解救周玳的筹码,那日后面对周氏兄弟,自己又该如何开口?

    “周玳虽为江湖中人,可早年被封为昆州司马,且爵位一直在身。他内弟趁机闹出如此大的风波,让整个武林都躁动不安,天下人也都瞪大着眼睛看着皇帝,看他是否能秉公处之。所以,皇帝也借此机会,给周玳降罪,治他一个纵容内弟犯罪,企图颠覆天下的罪名,下令要将周玳处死,株连,上下三代!”

    彼时大雨滂沱,虞兮听完广陵这番话,耳边一阵轰鸣,顿时觉得天塌地陷。

    广陵并没有察觉她的神情,接着说:“我让你父亲去了京城,去找兵部和吏部两位尚书。兵部尚书原是我手下一员爱将,由他出面,联合吏部一起觐见,可以先保住周玳,其他的事,我再细细安排!”

    “那也只是暂缓,对吗?”虞兮激动地说,“凭现在的形势,朝廷是不可能赦免周家的,如果你还犹豫不决,那白鹤山就要被灭族了!”

    广陵从未见她如此这般言语凛冽过,不由得惊住了。再看她说话时,目光冷冰冰地盯着自己手中的玉箫,看来她的想法和自己相合,不舍弃九龙玉箫,不单是周家不保,以后血雨腥风,仍然难以避免。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,那九龙玉箫来换取朝廷对白鹤山的恩赦?”

    “除了这样,我们还有其他办法吗?”

    “不可!”一旁的武清声色俱厉地说,“师父,守护九龙玉箫,还江湖太平,这是您的使命,这么多年我们都挺了过来,到现在,岂能因为一个周玳而前功尽弃!”

    广陵浑身一震,转身看向身边坐着的武清。他虽然刚满四十,可十余年的颓废生活,把他折磨的老态龙钟,除了一双炯炯如炬的眼神外,丝毫看不出他曾是个志向高远的侠客。因当初武广被武邺所杀,悲愤中,他独自一人去六悬峰报仇,半路遭人毒手以致残废。多少次,他都想过自杀,可广陵哀其多舛,身体力行为他治疗,久之,武清体恤恩师的苦心,便坚韧着活了下来。

    一说到用九龙玉箫去救周玳,武清自然十分反对。在他眼中,九龙玉箫曾是让他兄弟反目,家破人亡的至宝,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东西,怎能随意予人呢?

    考虑到他的感受,广陵虽然内心希望去救周玳,可表面上仍要显出犹豫不决的神态。所以他并没有表明认可虞兮的看法,只想着等武清平息了心情,再晓以大义,劝他从大局的角度去看问题。

    没想到,他的这一举动却让虞兮寒了心,虞兮说:“周家二位仙师是为无相山的安危和整个江湖的太平,才踏入这个泥潭的。如今,他们刚归隐不久,白鹤山就因得罪了朝廷而被推上灭族的深渊,这纵然是岳忠的过错,可受现在的害者,却是整个白鹤山和那许许多多无辜的人。大难临头,我本以为你们会毁家纾难来报答周家的恩德,却没想到,无相山竟然还为守护一个名存实亡的太平而驻足不前!另一支玉箫已经流落江湖,留下这一支,你们担心的摩鶄之乱就不会出现了吗?”

    说罢,她转身就往外走,到了门口又停了下来,回头冷眼看了一眼广陵和武清,“看来,贪婪的不只是江湖中人!”

    一转身,清瘦的身影消失在大雨之中。

    武清一脸哀伤,望着虞兮远去的身影,伸着手,却始终没有张口喊住她。平日他和虞兮往来不多,转眼间,当初还是个孩子的她,已经长成了一个有胆识,有魄力的女儿朗。见她言辞凛冽,风度飞扬,颇有自己年轻时的风采,一颗沉沦已久的心,突然焕发出几分激情蓬勃的豪情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